查英语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郭磊——英语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毅力

郭磊——英语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毅力

更新时间:2024-04-19 22:05:42

  郭磊简介《英语沙龙》社长——郭磊 现任国内知名英语学习类刊物《英语沙龙》杂志社社长,生于江南,长于东北,后阴差阳错弃工从文,做了6年英语老师,之后考研,不敢误人子弟不敢从教,从事出版业。

  郭磊与英语的机缘 主持人:我听说您在大学的时候学的却是工科。

  郭磊:恩,确实学了一年的工科。

  主持人:学了一年的工科,后来转的文科?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挺有趣的经历。就是说,虽然这么多年您跟语言打交道,但事实上在刚开始的时候您是很被动地被推到了一个语言学习或者语言专业的这个角色上面去。

  郭磊:这个经历的确是有一点性。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实际上我的文科成绩总体应该是比理科的成绩要好,而我的班主任是教物理的,我的物理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他就极力地要求我去学文科。但是学文科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属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学文。因为有这样的因素干扰,觉得学文很丢面子。可能是为了这个面子问题吧,就坚决要学理工科。

  主持人:小的时候我爸爸还在跟我说呢:学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郭磊:那个时候是这样的。就像我读的那个高中在当地是相当好的学校,那时我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就至少有95%,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考上一个大学或者至少是个大专吧。但如果头一年没考上大学或没考好的话,从理科转成文科,第二年--不说100%但多半会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去学文。大家都觉得自己能上大学就不去学文。

  主持人:那当时是怎样一个情况您才转了专业的呢?

  郭磊:我当时入读的大学里英语老师奇缺,学校已经从比我们高的年级里面找了快毕业的学生去其他的外语院校定向培训一两年回来当老师,但是即便是这样师资还是接不上。而且那样的话就使得那个留校的人既没有工科的学历也没有文科的学历,这样对学生本人损失很大,会影响到他未来工作中晋级评职称。所以,后来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学校就干脆从新生里头挑。让学生拿外语院校的本科学历和毕业证,名正言顺地回来当老师。我那时候刚念了一年,学了一年高数、物理和理论力学,然后就直接报名去当英语老师了,但是当时对教书也没什么概念。

  主持人:您当时是不是也厌倦了这些工科的科目啊?

  郭磊: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我读的专业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这个专业非常不错,考进来也的确不容易。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但是我的确不太喜欢物理。这点上得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对物理很头疼。力学对物理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当时有那样一个机会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出路,于是就当“逃兵”吧。

  主持人:也就是说,当学校有这个消息,说可以转专业将来留校做英语老师的时候,您是比较积极响应的是吧?

  郭磊:是的。积极地报了名,然后积极地考试。报名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同学。最后选了三名去吉林大学学英语。我们就等于降了一年,我们是跟着下一届的学生一起念的。这在当时跨省转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还要到教委特批。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这是您短短一年的工科的背景啊?

  郭磊:我觉得工科的背景对我的学业还是比较有帮助吧。

  主持人:比如说呢?

  郭磊:因为学理工出身的人比较务实的,比较塌实。我不是对学文科的同学有成见,学文的也的确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总体来说,工科的学生总体来说比文科要努力一些,比较肯付出。这也是他们的课程决定的。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讲,我后来回学校也是教工科学生英语,我觉得工科学校里的学习风气要浓一些。

  主持人:也就是您还是从这一年的这个专业学习当中受益了。

  郭磊: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所以说您和英语的这个缘分还真的是挺奇妙的。

  郭磊:是的,是挺奇妙的,对。就像冥冥之中的一根线牵到这儿来了。

  主持人:然后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的转换就成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了。

  郭磊:的确如此。

  跟点唱机学翻版教材 主持人:我想问问您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我听说您在第一次邂逅英语,是接触翻版的New Concept,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呢?

  郭磊:那个时候是70年代末期吧,粉碎“四人帮”以后就恢复了高考,人才需求很大,我学英语的时候还比较早,小学四五年级吧。

  主持人:四五年级?

  郭磊:对,在那时算相当早了,那时候学英语一般是跟着收音机学,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会用电唱机,用的是一种大唱片,也有小薄唱片,当时比较流行的教材有许国彰教授编的《英语》、《新概念英语》、《灵格风》。

  主持人:您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接触了NEW CONCEPT?

  郭磊:对,这本教材历史非常久了,那个时候的确用的是翻版的。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加入到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翻版书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外文书店买的。

  主持人:您第一次接触老外是什么时候呢?

  郭磊: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吧。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些课程是外教授课,像口语、写作。上大三的时候,我们的精读课也曾让外教上过一阵,但最后我们发动"学潮"把这个老外给撵走了。

  主持人:为什么呢?

  郭磊:现在想想,也不能全怪外教,双方都有问题吧。

  主持人:可能有一些误解吧。

  郭磊:一方面当时请的外教不完全是有TESL资质的,他们虽然是native speaker,但不一定知道怎样当老师--就像现在我们有些派出去教汉语的老师一样。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习惯于被灌输,主动性较差,觉得外教上课不讲什么东西,老让我们提问,但是这也可能就是他们的风格,他们希望学生自己去读书,

  主持人:集训式的那种。

  郭磊:他有一个观点,我觉得也比较有道理,就是每天假如结合着课文背50个单词,第二天忘记了25个,还剩25个,假如你第三天不去温习还会忘记,再忘记一半,还剩10个,一年累计下来也有3000多的词汇量。

  如果每天都保持阅读量,可能会反复接触一些词,而且可以在具体语境中掌握它的用法。哪怕在3000多个单词中也忘了一半,也有1000多个单词量了。那么大学四年积累下来的话,也将近有5000个单词量了。5000个单词量对于阅读一般读物和日常交往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主持人:已经够用了。

  郭磊:对。如果真要是按照他的这种方法每天那么刻苦地去读,那应该是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主持人:但是郭老师的意思就是您自己就是没有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学习?

  郭磊:我还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比方说他要求我们每个星期交读书报告,如果坚持下来可以读很多书了,但我们很多时候会偷工减料地读,但是毕竟他迫使你去读了,哪怕就读了一个内容梗概,最后还是要写下来的,所以收获肯定还是有的。

  这种读和写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是很好的。一学期需要写很多读书报告。不管你读得是不是认真,但是你必须要完成这个作业。

  主持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语言感兴趣的呢?

  郭磊:不能是完全说对语言感兴趣吧,可能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看书,喜欢读,一直是这样的。兴趣呢,也可以后天培养,反正读是我的兴趣。当老师,我觉得也很有乐趣,虽然那个时候不算一个很好的职业,当然现在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职业,我觉得教书的过程是教学相长吧。因为你在教的过程中自己如果不学习的话也要落后的。读书这种乐趣是别的乐趣没法替代的。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学到很多,体会到很多,然后对自身也会有一定提高。语言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你可以接触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

  主持人:我觉得用这样一种态度去接触语言的话,心态上面会比较轻松。

  郭磊:对。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语言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这就比较高深了,那是语言学家干的事了,我远达不到那个层次。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做《英语沙龙》和您的这个初衷特别契合。

  郭磊:对。《英语沙龙》的创始者是吴龙森先生,他那时创办这本杂志提出的口号就是:让中国人在中国的环境下学英语。那是9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的时候吧,大家学英语的热情很高涨。尽管现在也很高。再一个就是当时接触外界事物还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所以《英语沙龙》一创刊,的确是比较轰动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文口才好英语口语会好吗? 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有